在“健康中国”的国家战略要求下,西安交通大学正以国家医学中心建设为契机,以“四新建设”基本特征为出发点,努力奋斗、拼搏进取,全力推动学校医学教育学科建设高质量发展。为进一步梳理出更清晰的医工结合研究突破点,5月2号下午,机械学院和第一附属医院联合举行“医工交融、共拓创新”研讨会,在项目推进、成果转化、课题申报、人才培养和管理机制等方面进行探讨和交流,以期双方后续尽快开展更深入合作,共同促进我校医工结合研究的发展。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吕毅、校长助理洪军出席会议。陕西省智能机器人重点实验室主任梅雪松教授、前沿院院长国家杰青邵金友教授、机械学院国家杰青贺健康教授、国家优青同时也是第一附属医院挂职副院长杨树明教授、崔健磊教授、施强副教授,精准外科与再生医学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吴荣谦教授以及外科梦工场团队代表参加会议。
梅雪松教授首先在致辞中表示,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学院是教育部A类学科,先后在医工结合领域获得多项国家级重大研究成果。现在学校正在大力推动国家医学中心建设,机械学院责无旁贷,应该全力支持开展医工结合研究工作。希望通过此次会议,双方能尽快开展实质性合作研究。
洪军校长助理指出,机械学院在我校医工结合研究方面开展较早,已在医用3D打印、PCR核酸检测等方向取得重要成果。学院的多位年轻专家也已形成明确的医工结合研究方向。希望通过此次会议,与一附院的临床专家们再进行深入沟通,明确临床需求,在国家医学中心建设中贡献自己的力量。
贺健康教授以“可再生软组织3D打印研究进展”为题,汇报了3D打印在乳腺癌、气管外支架、心肌再生等方面的应用进展,显示出极强的临床实用性。崔健磊教授报告了激光微纳加工与机器人技术在医疗中的应用,介绍了激光提高合金耐磨性和生物相容性、激光电化学增加蛋白吸收量以及遥操作微创手术机器人的研究进展。杨树明教授报告了光学测量技术在医工结合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荧光膀胱镜用于膀胱癌诊断、纳米探针生物医学高分辨成像和事件相机用于手术机器人的研究进展。吴荣谦教授以“医疗护理机器人应用场景及初步探讨”为题报告了磁导航气管插管机器人、导尿机器人、胃管营养管置入机器人的研究设想和进展,提出导管弹性模量、磁阵列传感器、交互作用行为等合作研发需求。
随后,从各项技术的临床需求,如生物3D打印在抗感染、预防术后并发症中的应用、事件相机在磁导航机器人的应用、小型ECMO在腹部手术的应用等;到管理机制的革新,如设立专项基金,吸引有意愿从事医工结合研究的工科专家加入,以扩大开展交叉研究教师的规模;征集实施校内“医+X”揭榜挂帅项目,联合申报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中国互联网+大赛等等,与会人员都进行了深入沟通和交流,并达成了初步意向。
吕毅副校长指出,第一附属医院与机械学院合作已久,先后多次向卢秉恒院士和蒋庄德院士汇报研究工作,与李涤尘教授的3D打印团队、梅雪松教授的机器人研究团队均已开展实质性合作,也联合培养了多名研究生。此次会议,将使双方的合作更趋深入、更趋落地。吕毅副校长指出,在推动国家医学中心建设方面,医院已出台多项管理新政,如将基础医学院与附属医院打通,出资吸纳从事基础研究的老师与临床一线的医生开展合作,共同申报课题,完成项目。此项措施后续也会继续扩大范围,将工科的老师与临床医生有效组合,以临床需求为导向,共同研发装置和设备,形成广泛参与的我校医工结合研究新局面。吕毅副校长强调,此次会议达成的关于校内“医+X”揭榜挂帅项目的事宜,可从机械学院先试先行,并加快落实,重点开展那些临床实用性强,创新性高,但限于医院工科力量薄弱而推进缓慢的项目,使我校在医工结合方向尽快获得更多增长点。